【周五評論】管中祥:媒體的新「獨立」之路

(本文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原文網址如后: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320)

作者:管中祥

12年前,天下雜誌曾以「弱智媒體」為主題,批評當時才開放沒多久的媒體市場。這個報導的引文對當時的現象提出諸多質疑:

 

不知從何時開始,對立衝突、政爭、權謀、犯罪、緋聞、八卦狗仔、迷信、神桌等新聞成為台灣媒體的主流。為什麼媒體開放後,換來的竟是這樣的結果?媒體愈來愈講究速度、聳動、效果,而犧牲品質與深度後,整個社會正在遭受何種衝擊?台灣媒體是不是有集體走向弱智與反智的傾向?這種演變趨勢,將如何衝擊台灣競爭力?

12年前感嘆,現在看來仍然適用,雖然,仍然有許多認真且優秀的媒體工作者與獨立媒體為新聞專業打拼,但這種源自於商業體制的惡果,一時半刻並不容易改變。

事實上,放任式的商業競爭導致的媒體亂象,並非始於今日,也非台灣獨有。1830年代美國報業開始走向商業化,激烈競爭程度並不下於現在台灣,新聞史上頗受爭議的「黃色新聞」,就是媒體惡性競爭下的產物。

這不是媒體或媒體人「腦殘」的問題,影響新聞媒體定位與內容走向的因素非常多,但最具關鍵的恐怕就是引導媒體發展的市場與制度了。

對媒體現象曾提出諸多批評的美國學者杜威就說過,新聞媒體受到現存的商業制度的限制,以致於報紙受到特定的商業利益箝制,使得新聞工作者的身體及靈魂深深受到這個體制的操控,思維與行事逐漸與商業利益一致,進而成了主導新聞選擇的標準與方向,在這樣的框架下,新聞工作早已失去了自由,新聞也失去了本質。

杜威在1935年說的這段話,至今仍是發人深省,他明確地指出,新聞媒體的表現相當程度受到背後的經濟制度的影響。當時,美國的報業早已脫離「官報」、「黨報」時期,美國媒體的「獨立性」與商業化已相當完備。

台灣經歷類似的過程,威權時期的媒體只是黨國的附庸,但解嚴後,媒體走向「獨立」,也走向市場,即使各有政治偏向,但政府的手很難直接伸入干預。

媒體商業化的確有好處,至少可以接受市場的檢驗,滿足閱聽眾的需要。不過,更重要的是,新聞媒體不再需要依賴政治資金的挹注,開始自給自足,自此成了「獨立媒體」。

「獨立媒體」強調的是財務要能獨立,才能揮媒體的獨立精神,成為監督政治部門的第四權。只是「獨立媒體」擺脫了政治操控卻陷入了市場的泥沼。廣告主及媒體老闆取代黨國成了最主要的控制力量。表面上媒體在意的是「觀眾市場」,但更在乎的其實是「廣告主市場」,媒體並未向公眾負責,其實並不獨立。

當然,事情未必是那麼糟,「獨立媒體」其實還有其它獨立之路,走向真正獨立。最近幾年,許多國家開始透過公眾集資的方式,支持獨立媒體或獨立媒體人報導新聞。

成立於2008年的Spot.Us,可說是第一個公眾集資的新聞平台,他是先由一般民眾或獨立記者在平台提案,再由公民、讀者以小額認捐,贊助提案者進行調查報導,而提案者在完成報導後,經由網路或在主流媒體露出。

過去幾年,美國媒體遇上裁員風暴,許多資深媒體人被迫離開職場,但卻無法忘情新聞工作,於是開始向這類的公眾集資平台申請提案,繼續當個熱血記者。

Spot.Us創辦人David Cohn強調,公眾新聞委製平台必須秉持透明、問責與公開三項原則,讓報導者與讀者集體合作,共同生產具有公共利益的新聞。Spot.Us 成立至今已超過2,1000名小額贊助者,產出250多則調查報導,內容包括:政治、財經、勞工、種族、公共衛生、多元文化、司法人權等公共議題。

MATTER則是一個科學新聞的網站,創辦人是衛報的記者 Bobbie Johnson及自由撰稿人Jim Giles,他們清楚知道商業媒體並不願花錢作科技新聞的報導,但這些新聞卻與公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心想,與其抱怨媒體腦殘,還不如自己來搞媒體,於是向公眾集資成立了MATTER的網站,每週生產一則與科學新知相關的新聞。

2011年底成立「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是台灣第一個向公眾集資的新聞平台,希望透過大眾的資助及參與,為台灣的調查報導紮根,為新聞業的重建鋪路。成立至今,包括非營利組織 、學生、公民記者、獨立媒體與獨立記者等,共計提出23個調查報導計劃,已有多個報導相繼完成。

雖然越來越多的公民媒體及公眾委製新聞平台出現,但並不意味著這樣的生產模式就會取代目前主流的市場邏輯,也不表示主流媒體就可以規避作為第四權的職能,但至少這種經費直接來自公眾的新的媒體經濟模式,讓媒體與媒體工作者有機會直接向公眾負責,走向真正的獨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