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 調查報導是新聞的靈魂

本文轉載自卓越新聞獎「傳媒與教育」電子報第 155 期,網址: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8/article.php?storyid=111

作者:卓亞雄

時序進入歲末,年度新聞獎陸續頒獎,從吳舜文、卓越兩大新聞獎的得獎及入圍作品觀察,撇開一些原始立意就是為了得獎、砸大錢堆出的鉅製不談,其他就新聞論新聞的作品,老實說深度有限,雖領先其餘競爭者,但算不上是優質、可以做為範本的傳世作品。

同一時間,在前新聞局長蘇正平及新聞學界多位老師籌畫下,「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誕生,創設「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希望藉大家的力量,共同贊助、催生一些人民真正想知道、有意義的作品,任何人、自由撰稿者、公民記者都可以提案子,透過平台尋求大眾贊助,包括金錢及點子,進而完成作品。

weReport的上線發表會上一個現象讓我印象深刻,對已有的四個提案,來自各界的主動贊助,金額有數千元,也有一百元的幾筆;這意味社會對調查報導仍有期待,希望以自己的有限金錢,傳遞對產製好的、優質的作品的支持;雖然媒體如今的品質實在讓人搖頭,但他們仍抱持希望。

發表會之後,關於weReport籌備過程一些感人的故事陸續為人所知;協會平台運作的門檻是台幣180萬元,早年致力調查報導、如今在交大傳播所任教的林照真女士,以其早逝女兒名義,捐了不足部份的170萬元,這筆錢原是給女兒的教育基金。我的認知,林照真認為透過這個平台若能產製夠深度、有意義的調查報導,將和紀念女兒同樣有份量。

weReport的成立,應該是參酌美國的Prqpublica組織,不同的是這個非營利組織是由幾個財團贊助,而 weReport設計讀者共同捐助機制。Propublica為世人所知,是代表新聞作品最高榮譽的美國普立茲獎,去年調查報導獎首次頒給非營利線上新聞Prqpublica.org記者芬克的作品「紀念醫院的死亡抉擇」。

「紀念醫院的死亡抉擇」是報導2005 年8月底,颶風卡翠納橫掃美國東南部,淹沒了南方大城紐奧良,位於紐市西南低窪地區的紀念醫院裡有2000 人受困洪水,能撤的全力撤出,未能撤出的 200 名重症病患遭到洪水摧殘。水電中斷、天氣濕熱,維繫生命的儀器停擺,重症病患相繼死亡。

水退了後,醫院抬出 45 具屍體,檢察官認為死亡人數過多,與醫院規模不符;同時接獲投訴,指留院女醫師安那寶與兩名護士可能對某些重症病人注射致命的藥物,檢察官展開調查。2006 年7月,檢察官下令拘捕女醫生以及兩名護士,罪名是二級(非蓄意)謀殺。女醫師堅稱她是「幫助病人走出痛楚」,經過幾番辯論,2007 年以不起訴結案,認為女醫師的處置無涉犯罪。

那段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醫師的職責是救人,殺人可以不受追訴嗎?女醫師是血肉無情的劊子手,還是內心煎熬於重症病患像無水魚般痛苦等死?女醫師決定給重症病患安樂死前的千迴百轉又是什麼過程?經過兩年的漫長調查,2009年芬克在 ProPublica 與紐約時報雜誌發表,報導強調文章On Going〈尚在繼續〉,但立即引起全美民眾重視,感謝這樣深刻且有意義的作品。

得到普立茲獎不是重點,重點是這篇作品喚起民眾深藏腦海的記憶,上個世紀的新聞史是由調查報導串接而成,是新聞的靈魂。曾幾何時新聞界淪落了,迷惑於政治、八卦、金錢遊戲…,不再致力於攸關公平正義、大多數人利益、制度認知偏差等問題,淹沒在政治及聲色犬馬,該重新把它挖掘、經營出來,才是新聞應有的社會角色。

同樣的,獲得吳舜文、卓越等新聞獎也不是重點,肯定記者實力、獎金、光耀「報楣」之外,更該思考作品對社會的意義;獲獎作品絕不該是華而不實,可以裝框裱褙懸於廳堂,但對社會卻一無意義;該追求更深層意義,讓社會從這個作品出發,更健康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