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都市醫院遺失了哪些健康想像?

兩個醫學生的社區健康照護革命的文字紀實計畫 Part One

告一段落以後:採訪撰稿進度以及札記

我要分享這篇期中報告:

[採訪與撰稿進度]

已經完成所有預定參訪,正在進行撰稿:

1.嘉藍活力站、泰源活力站

訪問者:吳金桃、 簡志龍、活力站的參與者

篇幅關鍵字:部落老人照護、健康活力站

採訪側記

「我們不只是醫院,要做無圍牆的醫院。在我的想法裡,醫療是讓生活過得更好。」聖母醫院陳良娟副院長如此說道。聖母醫院由於在災前便於村子裡提供居家照護等服務且位於在地,因此相對於其他援助進入的時間和深度都較為到位,並積極和在地的教會、自治組織合作,協助了災後的救災適宜。八八風災時金桃的家在一夜之間消失,如今居住的地方是由基金會興建的社區。災後,金桃不但捐出了他們的老家提供了災後當地老人定期聚會、活動的場所,為了就是要讓老人們在災後有個一起生活的地方。

2.聖母醫院轉型

訪問者:執行長、副院長、醫院管理者、護理工作者

篇幅關鍵字:聖母醫院轉型的過程、與hph概念的分歧、轉型後的架構與新形勢

採訪側記:

刷白如禮拜堂的院史館,其如同北美館的簡潔設計感驚豔了來訪的我們。裡頭記錄了在邊疆奉獻生命的已故醫療人員、數年醫療奉獻獎的事跡。從之前無私奉獻的以接生為主要業務的修女時代上山下海的到部落裡宗教精神式的關懷,到如今以居家喘息、居家照護、老人送餐、部落廚房、日間托護、健康活力站等多元老人照護形態的經營模式,記錄了整間醫院在部落角色的歷史變化。2003年經營轉型,聖母醫院以當代有機生活、老人醫療的健康想像進行改造,這群來自康泰醫療基金會的團隊接手聖母醫院,使其脫離一度因台東市那過於醫院太多以至於病人都去別家醫院而面臨倒閉的慘淡光景。相對於有些要花上千元搭計程車就醫的部落,台東市醫療資源非常充足,除了主要的馬偕、東基、榮總、署立衛生部醫院,甚至還有一整條街的各式診所。嶄新的聖母醫院以老人醫療、完善的安寧照護畫出了市場區隔,在台東醫療叢林裡立足生存。

 

(數篇仍在撰寫中)

 

[綜合札記]由孫豪均撰寫

要看的事物實在太多,要寫的事物太多,要感受的事物實在太多。從醫療抽象而資料繁雜的學習場域進入到醫療的一線場域,我發現能捕捉的可能只是一些的圖像。進入聖母醫院之後,我們由公關安排開始進行跟著出訪,而這一定程度地限縮了我們看事物的視角與能動性,不過也因此獲得了聖母醫院轉型之後的全貌,而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在第一線工作的護理師以及居家照護員,他們身著著聖母醫院的制服,在部落穿梭自如的進行送餐、家訪、主持活力站的活動,這是來到聖母醫院之前無法想像的光景。聖母醫院的醫院定位十分特殊,在教會體制的架構裏,他們比一般醫院獲得了更多的彈性以及管道去建制理想中的體系。而這些體系不僅僅限於醫療,從聖母健康會館、農莊的有機飲食到芳香療法的推廣、培植院的建制,我們看見的是聖母醫院在老人送餐、日間照顧等以教會體系擴點的部落照護網路之外的更大圖像。在訪談、參訪之中,我們發現員工、護理師許多都來自於他們的家鄉,所謂「在地聘用」一詞在論述中一再地出現。醫療的問題是源自於其所屬社群、社會的狀態,具體而言我們所看見的部落老人的照護狀況,是能從經濟就業狀況、青年人口外移所延伸推論而來的。如何能夠從經濟層面去改善問題源頭端,正如同聖母醫院用部落的人們於田地裡種植有機作物與米以改善飲食一般,這些想法都是當代部落老人照護問題必須面對的課題。然而,我們必須思考而且審視在聖母醫院工作的部落人們所獲得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他們所被共享的聖母醫院文化是否與當地的人們所思所想脫節,不幸地這些都是我們在有限時間沒有辦法仔細觀察的部分。

 

[反身札記] 由陳禹安撰寫

三年級下學期後,我開始從習以為常的出走姿態開始沉澱,終究將回到醫療場域作為戰場的我,到底該如何在醫療與健康照護政策充滿爭議的今日,找回自身與社會間的關照呢?
可能因為身為基層照護相對完善的基隆七堵人,可能因為想要與人在發病前有更緊密的連結,可能因為一群深耕社區並於近期開始推動在宅醫療的家醫科醫師學長們的影響,我開始關注老年人在家庭、社區、機構、醫院間的轉移,卻也因此開始焦慮──老年人在醫院之外的流動情況是何種樣貌?什麼樣的醫院想像及整合能夠為老年人保有更接近原本生活的樣態?
因此,在學長的介紹下,我們來到了臺東聖母醫院。但是,即使在wereport的框架下,我們真的純粹是以獨立記者的身分進行專題採訪的嗎?我想,並非那麼地單純。因此,下文希望為我們的角色及能動性做一分析,並為往後類似的計畫做一可行性評估之參考。
一、醫學系學生的角色
由於台東聖母醫院至今仍承接如康泰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好醫師先修營、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社會實踐、輔大護理系醫學體驗營等計畫,所以對於醫院的員工而言,接觸我們這樣的學生對他們來說是不陌生的。但相對於前述計畫主要宗旨希冀學員在參與醫療實作時看見病醫之間的互動與關懷,我們的報導希望能最大限度地還原醫療實作現場的能與不能,並且從個案中看見台東聖母醫院如何補足現行整體醫療社福結構中的不足,因此我們在後來的一個禮拜計畫中分開行動,希望能將視角從機構及醫院帶到家庭及社區。儘管對於真正進入一個社區,這樣的時間完全不夠充裕,但作為往後相關研究及報導的開端,我想是有其意義的。
二、記者角色
記者的角色想像對於醫院及機構來說,可能相對是較為尖銳的──記者要解構現象中的真相,他可能會展現出醫院及機構不好的一面。對於報導人而言,這樣的記者角色可能會造成資訊上或詮釋上的差異。我們試圖透過醫學系學生的角色弱化這樣子的想像,而改以醫學系報系刊記者的姿態與報導人接觸;甚至在一些時刻我們的角色和計畫結束後將來訪的家醫科學長們也有部分重疊,強化同是專業內部者的認同。如此的做法可能失去了角色上的彈性,但也可能因此更深入地進行訪談。而透過這樣弱化的角色,加上醫院的牽線,我們相對也在家庭及社區的場域中得以找到主要的報導人,但這樣的關係是否也會侷限我們在裏頭的視野,是需要進一步反思的。
三、漢人的角色
作為漢人(白浪)在原住民社會中有其時空脈絡下的歷史意涵。就像T護理師所說的,雖然她是阿美族,會說也會聽母語,但因為她長得不像阿美族,她常常被當成白浪,而病人及其家屬則在需要諮詢她的意見時,才使用漢語。所幸我們在進入家庭場域時,都有在地的/懂得母語的居家服務督導員、居家護理師在場,得以在結束之後為我們進行當下情境的補充及分析。一方面這凸顯了語言之於基層地段人員的重要性,二來也提醒著我們反思自身身分可能帶來的影響。
未來若有機會進行回訪,我們希望能夠更貼近基層地段人員及社區之間的觀察,藉以補足此次採訪過程的不足。

 

我要分享這篇期中報告:
贊助進度
募款已截止
募得金額10%為平台行政處理費
目前已有11人贊助
已募得$23,300
募款總金額$24,739
尚缺$1,439
94.2%
94.2%
已於 2014-10-11 截止
提案人
Haochun Sun
提案基本資料
報導分類:編採專案
募款開始:2014-08-11
募款截止:2014-10-11
報導完成形式:至少5篇800-1000字的報導且每篇附上至少一張照片,為病人中心的社區健康照護提供第一手資料。
贊助者群像
匿名使用者's 的頭像
NT$ 1,000
telyhhu's 的頭像
NT$ 500
TP's 的頭像
NT$ 1,000
古巴台灣's 的頭像
NT$ 1,000
» 更多
分享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