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福島核災專欄(2016年度)

持續回應來自福島的需要──2016年度追蹤福島核災報導集資說明
「追蹤福島核災」專欄,透過「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集資以來,已經要邁入第3個年度了。一直以來,題目包括核輻射健康影響、核電工、避難保養等不一而足,在2014年度的報導裡,有臉書分享達3000次以上的「日本食品輻污」;在2015年度,除了食品輻污的部份仍受矚目之外,因為報導「福島集體疏散官司」(比照烏克蘭做法、為避免輻射危害而爭取移居權利),受到該官司律師柳原敏夫的肯定,多少鼓勵了日本災民的自救運動。
而在報導的質量上,在2014年度,屢屢製作第一線醫療專家,在醫學期刊或官方會議等處的中文字幕影片,2015年,又進一步提供相關論文的影響程度,在2015年度最後一篇報導提到:
「在烏克蘭國立放射線醫學研究所愛芙凱尼亞.史特芭諾瓦博士的論文裡,關於銫137與呼吸系統疾病關連的一篇,〈137Cesium Exposure and Spirometry Measures in Ukrainian Children Affected by the Chernobyl Nuclear Incident〉,刊載期刊之影響系數(impact factor),在毒物學、環境職業醫學、環境科學三個領域分別是第二名、第三名和第四名。」
然而,也因為2015年度的募款只在8成左右,儘管編譯了50年前核電廠如何向福島人不實宣傳,又或者救治核災健康危害的烏克蘭車諾比專法等等,但在食品輻污等部份,缺乏稿費而中斷,儘管我試圖利用自己在其他媒體的專欄多少書寫一點,但因為不是核災專門報導等原因,至今尚未問世;也因此,像是福島市抽驗山菜,輻污最高達1萬5千貝克/公斤,驗出有放射性銫的40%、超標15%這類消息,就這樣錯過了(2015年4月消息)。
隨著報導日漸發展,在日本災民的來信中感受到,福島核災仍需要你我的關心、支持──以及理解,比方說,若缺乏對車諾比法的認識,恐怕無法理解災民爭取的目標,而不管食品輻污也好,福島災民的自救也好,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繼續藉由各位的實際支持,繼續提供有益於福島與台灣的核災資訊。
預算規劃和過去大致雷同,參見上回的募款說明。只補充與強調一點,由於製作煞費心力,如製作十餘分鐘的中文字幕、追查論文等等,實在無法用更少的錢做一樣的事,只能承諾各位,募到多少,依比例提供多少篇幅,這點還望海涵,再次感謝過去的肯定與支持。
*圖片說明:雖然日本福島縣政府有很多「歡迎你來」「沒問題」之類的宣傳,但是當地出身的國會議員與民間團體積極爭取避難與移居的權利。這張圖是日本外務省對於車諾比核災區(白俄羅斯戈梅利區)的旅遊警戒示意圖,可見日本自己對於核輻射汙染區也是心存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