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不是工具,是家人。

本片想要用真實的故事顛覆您對賽鴿的既有認知與想像。

賽鴿不是工具,是家人。

一、楔子:

        您可能都聽過賽鴿這回事,但可能都不知道養鴿人家的真實生活;您可能也都聽過有關賽鴿的各種傳言,但卻可能不知道那只是被媒體片斷報導下所形成的刻板印象。本片想要用真實的故事顛覆您的既有認知與想像。

二、緣起:
        過去我們曾經製作有關賽鴿的相關影片,這次,我們將以女兒(陳俐婷)的角度去敘述她的父親(王見城)養賽鴿的經過,並由女兒擔任該片的口白,在影片中我們想表達的是:賽鴿不只是賽鴿,是家人。當鴿子不見或是受傷、生病,父親會難過、會焦急,因為鴿子對他來說,已是不可分割的情感。
   

         由於此片詮釋的角度和議題獨特,所以本團隊想要把這樣的故事記錄下來,台灣導演沈可尚曾經拍過舉世聞名的作品「賽鴿風雲」,揭開了台灣賽鴿的神祕面紗,裡面詳細描述賽鴿比賽的規則與過程,但看似風光、氣派的賽鴿人家,背後付出多少?承載著多少辛酸?我想這就是我們「鴿厝」的責任了。不再以外人的角度拍攝,我們以賽鴿人家的女兒為出發點,用她的眼睛來告訴我們,她的父親是如何努力、付出,這樣的作法,能讓觀眾能夠看到零距離且最真實的一面,並徹底了解養鴿人的一切。舉凡國內外,也許有相關的賽鴿影片,但是以賽鴿人的女兒來拍攝紀錄片,紀錄自己的爸爸,我想這是我們與眾不同,也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除了是爸爸與鴿子的感情,我們也會加入更多鴿子與家人的關係,鴿子與他們家庭已是密不可分的關係,每一次的練習、每一次的比賽對他們家來說都非常重要。

   
        談到鴿子,許多人對賽鴿的印象並不是很好,前陣子也有動保人士認為賽鴿是虐待動物,甚至有不實傳言,指賽鴿若沒有在時間內回來,主人會把牠們的頭扭斷,讓這位女兒備感難過,因為她深深了解,鴿子對主人來說不只是生命,更是情感相連的生命,哪還捨得虐待?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影片的呈現,讓大家多了解養鴿人的生活,以及養鴿者與鴿子間存在著無法割捨的情感。鴿子不只是影響了父親,對這個家來說,牠們也是這個家庭的動力,維繫著家人之間的感情。
   
         因為我們只是學生,需要一些經費來支撐我們的開銷,也希望這個題材可以呈現出最好的一面,因此我們決定請專業的剪接師替我們操刀剪接,請專業團隊幫我們的影片配樂、混音與調光,在後製方面的成本會高出許多,希望透過網站募款管道,讓我們有經費去執行我們的紀錄片。

三、故事背景:(以女兒角色為口吻)

        即便現在社會生活便利,但我的家庭還是很傳統,延續著二三十年前的農家生活,我爺爺養豬、種田,田旁邊還有自己的埤塘,偶爾可以抓抓魚、摸蜆仔;我奶奶種菜、養雞、養鴨,豬會交給市場去賣,雞、鴨與青菜則是自給自足;我爸很特別,他只喜歡一件事,養鴿,當他的鴿子要比賽時,他一定放下所有的工作,專心養鴿,等比賽結束了,才又繼續去工作,並準備下一季的比賽,還好老闆器重他,所以願意給他這樣的空間。當然,賽鴿之路不是完全順遂,曾經他也很風光,但風水輪流轉,他常常說,賽鴿,真的是要天時、地利、人和。
   
        每當比賽的時候就會有許多親朋好友到家裡一起吃飯聊天,算一算鴿子回來的時間差不多到了,大家都會露出緊張的神情,並到鴿舍附近等著,期盼鴿子能夠順利歸返,此時父親也會到鴿舍上等著鴿子回來,期間大家都會一直打電話問問附近鴿子的消息,緊張的氣氛可見一斑,只要鴿子平安回來,大家都非常的高興,會一起慶祝。鴿子真的影響我的家庭不少。

四、內容說明:

        這是一個純樸的傳統家庭,鴿子是這個家主要的背景基礎,我們將以女兒來串出整個故事,用她的眼睛帶領觀眾,用她的角度來講她的家庭跟鴿子故事,以鴿子為主線,帶出這個家庭的感情。

        從小到大,鴿子沒有離開過我們家的生活,以前爺爺跟伯父斷斷續續都有參比賽,爸爸則是在他國中時開始喜歡養鴿子,直到民國86年才開始專心養鴿,全心研究。爸爸的朋友很多,幾乎都是鴿友,其中很多人到最後都放棄專職賽鴿,選擇與現實妥協,他們不是不碰,只是賽鴿與自己本身的工作同時並行,或者是把自己的鴿子寄託給朋友訓練與比賽,只有我爸,從來沒有放棄過,即便他有別的工作,但是在賽季時一樣會停下手邊的所有工作,時時掛念著鴿子,到底他在堅持什麼?這部片,是尋找答案的過程,鴿子也影響家裡甚巨,也影響家中每一個人。故我們以賽鴿為主軸,帶出養鴿人家的辛苦和不為人知的一面,還有養鴿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五、我們是:
        團隊名稱:多芬DOVE
        鴿子是我們拍攝的主題,而鴿子的英文名稱是DOVE,直接音譯成中文就是多芬,於是多芬就成了我們的團名。

        我們是三個就讀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的學生,對拍紀錄片有熱誠,想要藉由我們的所學去發揮所長,把我們自己身邊有的題材盡情發揮,也讓大家看到我們身邊的故事。女兒用攝影機記錄喜歡養鴿的父親,或許世界上很難再找到相似的故事背景了,因為我們多了一種東西─親情,這是一個建立在親情上的賽鴿故事,有鴿子、有比賽,而更有感情,所以我們決定將此呈現出來。有一句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既然這個特別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那我們勢必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其中我們的組員陳俐婷、黃正昀,在之前有拍攝紀錄片,在報名的各項比賽中,入圍三項比賽,這個比賽也是個楔子,讓我們更想投入拍攝紀錄片。
工作分配:
導演:陳俐婷
攝影:黃正昀
場記:莊蕙瑀

組員陳俐婷、黃正昀,在先前拍攝紀錄片作品當中,所入圍的項目有:
1.「2014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自己的故事自己拍
2. 2014「中華電信MOD微電影創作大賽」入圍
3. 2014第七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片比賽 入圍

六、我們需要:

預算細目  金額  預算說明
拍攝工程 10,000  車馬費、保險、器材保養費
後期製作 47,000  剪接、調光、混音、音樂製作
行政雜支 3,000 文書處理
場地租借 10,000 影片放映場地租借、檔案轉檔費用
10%回饋 7,000  
總計 77,000  

 

七、預計進度: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撰寫腳本、初訪、拍攝  V               
拍攝、訪談、訪談稿聽打 V V V V V    
剪輯、編曲、調光          V  V  
修片、錄音室、混音            V  V
字幕             V  V

 

八、回饋機制

凡贊助者我們將寄送邀請卡邀請您前來觀看我們的作品以及贈送海報和明信片

凡贊助1000元(含)以上者我們將加贈我們的影片DVD

相關影片:
See video
贊助進度
募款已截止
募得金額10%為平台行政處理費
目前已有26人贊助
已募得$70,000
募款總金額$77,000
尚缺$7,000
90.9%
90.9%
已於 2015-02-07 截止
提案人
faye55786
提案基本資料
報導分類:其他
募款開始:2014-12-05
募款截止:2015-02-07
報導完成形式:作品形式:紀錄片 長度:30分鐘 品質:HD 語言:中文、台語 字幕:中文
贊助者群像
Lihyun Lin's 的頭像
NT$ 500
news51062's 的頭像
NT$ 1,000
telyml's 的頭像
NT$ 1,000
auromoon's 的頭像
NT$ 400
» 更多
分享
Warning!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
Get Firefox
Get Chrome
Get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