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瘋科技創業聚落,為什麼台灣App創業辦不到?
肯亞瘋科技創業聚落,為什麼台灣App創業辦不到?
1.提案人:
戴敬芳(清華大學科管院學士班,專長:科技管理)、
何佩佳(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專長:語言翻譯)
張宇詮(中央大學通訊所,專長:資通訊技術)、
2.發起議題:
台灣App創業風正夯,政府推動App創業園區卻乏人問津?
台灣被譽為亞洲科技島,我們擁有許多資訊科技技術一流人才,但台灣青年的科技創業夢能成真嗎?許多大專院校近年推動App創業媒合平台活動,筆者身邊就有許多同學一開始興致勃勃的投入開發,但幾乎都無疾而終,我們到底缺乏什麼?
首先來看看我們的創業文化,台灣的App市場大約在 2010年逐漸發酵,由於開發App成本低廉,也使許多人投入所謂「App創業」,仔細探究許多App產品本身,卻不見「創新」成分,許多App更只是國外產品的翻版,App創業風會不會又淪為「蛋塔效應」?再來看看台灣市場,App開發近年被媒體吹捧為明星產業,好像開發一個App就能賺進上百萬,但在台灣這個淺碟型市場,要突破百萬下載量變是個問題,這麼狹窄的市場,能談何利潤?許多開發者也抱怨台灣沒有天使投資人,許多台灣創投公司只著眼於目前市場,卻鮮少願意冒險砸下資金投資潛力股,但其中原因也在於產品並無具備吸睛的營運模式。政府雖然在2013年設立App創業園區鼓勵青年創業,但設立實體「園區」,真的是一切解決之道嗎?
肯亞也在熱科技創業風?
反觀非洲開發中國家肯亞,2007年肯亞發生大型政治暴動,這場危機卻讓網路科技派上用場,安全網路平台Ushahid 創立之初只是希望藉由平台解決民眾安全問題,但此卻開啟一連串的科技創業,大家開始用軟硬體解決問題,並利用科技創業。爾後創業聚落如iHub、m:lab、88mph等如雨後春筍出現,目前在首都奈洛比周圍已有16個科技聚落林立。民間提供了強大的創業養分,肯亞政府逐漸挹注資金,更期望以ICT產業將肯亞打造為東非矽谷(Silicon Savannah)。
在基礎建設落於台灣之後的肯亞,是什麼樣的創業環境、創業文化與政府政策,讓民間科技創業養分持續擴展,今年六月底,作者三人小組將憑著自身所學:通訊技術、語言專業、科技管理,前往非洲肯亞探索,並將成果帶回台灣作為參考。
肯亞現況&通訊發展
印象中的肯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野生動物 大草原 馬賽部落 沒錯這些都是肯亞 至今 其靠著豐富自然資源發展出傑出的觀光業人口近5000萬的肯亞 被稱為小巴黎的東非金融中心 近年來 無論民主政治 經濟或是科技產業 更是受到國際高度關注。 以往非洲貧窮落後的形象 正在這世代被逆轉
1997年國家成立第一家電信公司safaricom 開啟了肯亞科技網路的先鋒。非洲國家固網發展非常緩慢,此現象不外乎是其地廣人稀,有線線路的架設、維護成本較高。那非洲人該如何上網?? 幸運地 肯亞電信公司成立的時間剛好無縫接軌在行動網路誕生市場的年代 也就是你我手機用2.5G、2.75G上網的年代,因此 行動網路服務幾乎替代了固網功能。
2000年後3G大幅提升網路瀏覽的容量,人們大量使用手機網路也讓肯亞的電信網路蓬勃發展 2004年電信商意外打造成功的行動支付產品M-PESA,短短五年就被譽為世界最成功的行動支付系統,這個新型態的服務系統,毫無法源依據、前例可循,但肯亞政府看見龐大商機與社會利益,大膽放手執行這個實驗性系統 協助三方(政府、電信商、銀行)協商合作,成功打入市場,更開啟多樣性手機應用軟體(APP)運用到生活的開端。
3. 報導呈現:
文字:總字數為一萬字,預計分成三至四篇報導。
照片:約20張。
影片:以影像呈現採訪過程與當地所見所聞,製作為10分鐘以上紀錄片。
4. 焦點訪談對象:
- 肯亞:
肯亞創業聚落iHub、88mph(行程許可將接洽郊區的創業聚落)
肯亞塔大學 學生&教授
肯亞資深科技業台商
肯亞在地科技媒體(洽談中)
肯亞民眾
- 台灣:
台灣 創立方創業空間
台灣網路科技媒體 Techorange
台灣 APP工作者
5. 募款目標:
申請經費為10萬元(3人一半機票錢與攝影耗材。)
• 本平台行政管理費10%:10,000元。
• 3人來回機票(約5萬元/人),共1,5000元。
• 採訪過程通話費、影印費用、攝影耗材(底片)等:粗估約15,000元
• 3人旅費一天粗估共1500元(含交通、食、短期住宿找到免費贊助)60天,共約9萬元。(自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