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水源校區十三行文化遺址以及導生制度
(↑水源河岸邊的眷村「嘉禾社區」最快今年八月面臨拆遷,社區內許多日治木構建築可能即將走入歷史。)
【水源校區十三行文化遺址】
提案緣起
去年(2013)臺大人類學系博士生在系館旁邊的草坪上散步時撿到陶片,經人類學系判斷為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遺址陶片,距今一千多年歷史。在10月7日正式進行試掘後,人類學系發現該地不只有史前時代十三行文化遺址的陶片層、清治時期的漢人水田遺跡,於部分區域的陶片層上方,還留有興建於日治時期、以TR磚堆疊成金字塔型地基數處,該地基所屬之建物在國防醫學院進駐後則作為護理大樓使用。
這些對於土壤的考古「閱讀」,觸發我們對公館水源一帶過往歷史的好奇,於是開始針對河岸一代的歷史進行資料的搜集與訪談,希望能拼湊出不同時代老水源人的生活樣貌。
內容規劃
本專題將呈現的內容包括:
一、史前時代水源遺址之文化特色
二、日治時期的水源空間地景 :
a.殖民者手中的河濱都市計劃
b.水源居民的鐵甲蟲信仰
三、戰後
今日的臺大水源校區,據推測日治時期為日軍砲兵聯隊營房,戰後為臺灣省訓團所在地,1949年國防醫學院遷台後在該地建校,直到1990年代才因臺大與國防醫學院協議換地,而成為臺大校地的一部分,目前進駐的單位包括臺大人類學系、臺大哲學系、臺大創新育成中心及臺大出版中心等。這部分將描述:
a.國防醫學院與戰後地下黨運動
b.永春街故事-河濱聚落與老眷村嘉禾社區居民的生命故事
本專題預計以豐富的圖文呈現水源的歷史,文獻部分包括日治時期舊照片、相關歷史研究,並將深入訪談學者專家與水源居民。預計將有十張以上的圖像,以及8000字的報導。
【導生制度】
提案緣起
陌生的校園、開放式的教學,以及各種活動的多樣選擇,對於許多大學新鮮人都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升學、出國或進入職場等生涯規劃也常在別人或自我的詢問中不斷出現;而日常生活裡的人際關係、感情問題也許萌芽、醞釀或彼此碰撞。各院系所中的導生制度,被視為一種聯繫學校與學生間橋樑的重要基石,導師可能是一個適當的關懷或諮詢管道,透過個人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扮演結合學術與人格發展的典範角色的期待。有鑒於此,多數大專院校內的導生制度因應而生,希望針對學生的訴求給予回應、幫助及建議。制度推行多年下來,隨口問及學生對於「導師」的看法,多半,僅僅只是一頓導生宴的照過面。
內容規劃
一個制度是否能運行良善與人及環境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我們將在學校發放問卷,以近似調查報導的方式,進行約200份的問卷統計,並從問卷中找尋三至五位學生進行訪談;而從問卷中了解各系運作導師制度的差異之後,也訪談曾經有導師經驗的老師,了解台大師生對於導生制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