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跨越七十年與七十歲的故事
由 qq84320 在 三, 2018-06-06 23:07 發表
一、 製作緣起
我,宋慧昱,並不是一個一直以來都對歷史很感興趣的人,在國高中時期,歷史成績也沒有特別出色。為什麼到了大四,我卻突然想拍起有關二戰歷史的紀錄片,我想可以先從我如何認識我的主角陳珠華先生開始說起。
自大二開始,我跨越中正大學與三興社區之前的圍牆,開始認識大學所在地的人文風俗,首先是漸漸轉變我以大學生為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再來體認到村民的身體知識並不亞於學生的學術知識,進一步,我才發現此地的珍貴,珍貴之處不在於這裡有一所國立大學,而是這裡是經過歲月累積演變成現在的模樣的,同樣曾經是日本殖民的一塊土地,同樣經歷過二二八、土地改革、戒嚴,甚至嘉義是二戰大規模轟炸的一個點,也就是說,三興村也屬於台灣歷史的一部份。
認識陳珠華先生,是因為聽聞他在村內所開設的日文小教室,我的心中開始有一個疑問是:日本殖民結束已經70多年,有些來學日語的村民根本對日本殖民沒有印象,為什麼會想要學唱日文歌呢?為什麼不是英文歌或者客語歌?台灣長輩對於日本殖民的想法是什麼?
與珠華阿公聊過以後,得知他曾經為日本政府服務過,後來日本戰敗,他又為國民政府服務過,他的經歷就像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書,讓我第一次開始回頭想:我知道日治時期有無方針主義、內地延長主義、皇民化政策,我甚至能背出不同時期的日本總督是誰;我也知道國民政府來台後發生二二八事件,又推動的三階段土地改革政策;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是一堆條文、政策、事件,在這段歷史底下生活的人民心裡又是怎麼想的?珠華阿公的內心如何告別日本政府迎向國民政府?難過、開心、不安或者矛盾?今天,他又重新教授起日文,每日與朋友們在鐵皮屋歡唱日文歌,是否曾經想起過去的時光?
從無生命的「事件」到有情感的「人」,我想透過已知的大的歷史事件為基底,去深入認識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的心理狀態,這樣的人就在小小的三興村裡頭,也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個小村落裡頭,我希望以小地方、小人物來重新認識台灣歷史。
二、紀錄對象
主要紀錄對象:
陳珠華阿公:
出生於日治時期,從家貧到小康,從一介平民到日本飛機少年工、甚至在國民政府時期擔任村幹事,為人誠懇老實,是村民口中的「華伯」、「珠華老師」,在自己的鐵皮屋裡開授日文班,讓有興趣的村民們透過唱日文歌的方式學習日文。
次要紀錄對象:
黃菊阿嬤:
在日文班裡有「小江蕙」的封號,雖然不識字,但只要是學過的日文歌曲,總能琅琅上口、一聽前奏就知道是哪首歌曲。
簡歛阿嬤:
黃菊阿嬤的好朋友,日文班的資優生。熱心公益,對於學生及劇組的到來總是熱情滿滿,並不吝於教導其他村民學習日文。
陳美娥:
陳珠華阿公的二女兒,在成長的過程中,知曉珠華阿公的過往及為人處世態度,讓劇組能夠瞭解更多關於珠華阿公以前的事情。
三、拍攝地點簡介——關於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
本片拍攝地點以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為主,三興村舊名為「陳厝寮」,此處的社區發展亦深耕多年,多項事蹟聞名遐邇。三興村以出產鳳梨、金桔聞名,氣候舒適、幽靜宜人居,偶有車馬喧。
與三興村為鄰的是中正大學,自從大學建校以來,村落與大學的脈動息息相關,但是到底發展了甚麼?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一直也是村民與師生們之間陌生的地帶。
之所以選擇三興村,除了與主角陳珠華先生的居住地有關之外,這裡也是團隊成員們探索在地歷史的發源地、啟蒙之處。我們對於大學城的想像不再侷限於校園建築環境中,我們對於歷史的想像不再侷限於過往的課本知識裡,反而是透過走入在地的過程中,逐漸印證了何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
陳珠華先生的故事也讓我們看見,歷史的縮影,就在你我身旁。
四、導演觀點
我與陳珠華阿公相處的時候,他就像在照顧孫子,總是會拿出各式餅乾飲料來款待我們,我一直覺得他待人處事的風格很紳士,總是非常客氣,說話慢慢的,談吐之間能夠感受到他是一位很有經驗、很老實的長輩,就如同村民對他的肯定:華伯不確定的事情他絕對不隨便講。
珠華的人生經歷開啟我對歷史不同的見解,在閱讀歷史背景的書籍時,我曾經看到一本書提到,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隔天,台灣一些知識分子開始改用中文字書寫,並認同自己本來就是中國人;我想語言可能是接觸一個文化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在當時台灣人急於學習漢文化,但其實改變認同並不是一夕之間的事,也許到現在他們回頭學習日本語,在陳珠華先生的內心,他對日本的認同好比一條線持續延續著,在某個時間又加入另一條線、再一條線…並不是非黑即白那麼單純。
我試著從珠華的故事反思回到自己身上,找尋我與他的共同之處,由於我對珠華在政權轉換當中如何調適自己的內心有很大的好奇,我猜想他當時是不是心中有許多矛盾之處?當他出生以來的文化脈絡瞬間崩解,對他來說到底有什麼樣的感受?我自己的成長經驗裡,對於自己的認同與定位也有許多矛盾與衝擊的地方,在接受新的衝擊的時候,更感到迷惘,也許就和珠華的矛盾有些相似之處。
歷史不單單是時間,也是生命的紀錄,所以本片並不是要教導觀眾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而是希望觀眾能夠透過陳珠華的生命經驗,了解生命的個體並不會如同線性時間軸一樣在某個時間突然轉換,試著以不同的角度了解歷史。
五、劇情簡介:
在三興村的某個轉角,有一個藍色的鐵皮屋,每到午後,總有日文的歌聲傳出,原來是有幾位村民們每天會來這裡報到,找陳先生(sen-sei)唱歌學日語。這個鐵皮屋,不只是單純學習日文的地方,與老朋友之間閒話家常、與兒女退休後的田園生活、思考人生90年的一點一滴……有形的、無形的寶物們都在這裡。當我們這些後輩和陳先生問起古早的代誌,彷彿時空倒退,一段新的故事又在這裡展開……
六、募資期間更動之事項
今年4月份之際,麥ㄙㄟˋ梨工作室將片名由《如果明天戰爭結束》改為《陳先生》,「先生」就是日文SEN-SEI的意思,也是我們認識珠華阿公的起點、本片的核心價值。
經費的規劃上,也因為剪輯及敘事方向的改變,省去了關於歷史照片、歷史影片等資料版權費的使用及規劃。並將此一部分之花費作為之後巡迴展演之經費使用。雖然現階段我們還沒有能力訴說大歷史的內容,但是也在這過程中,透過不斷地尋找資料、考證的過程中,瞭解到了何謂大歷史對於個人小歷史的影響。
我們仍然沒有放棄對於「國族認同」的敘事核心,從導演個人的角度出發,與陳珠華阿公的國族認同之間形成了目前完成的這一段故事。
影片 :
一、 製作緣起
我,宋慧昱,並不是一個一直以來都對歷史很感興趣的人,在國高中時期,歷史成績也沒有特別出色。為什麼到了大四,我卻突然想拍起有關二戰歷史的紀錄片,我想可以先從我如何認識我的主角陳珠華先生開始說起。
自大二開始,我跨越中正大學與三興社區之前的圍牆,開始認識大學所在地的人文風俗,首先是漸漸轉變我以大學生為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再來體認到村民的身體知識並不亞於學生的學術知識,進一步,我才發現此地的珍貴,珍貴之處不在於這裡有一所國立大學,而是這裡是經過歲月累積演變成現在的模樣的,同樣曾經是日本殖民的一塊土地,同樣經歷過二二八、土地改革、戒嚴,甚至嘉義是二戰大規模轟炸的一個點,也就是說,三興村也屬於台灣歷史的一部份。
認識陳珠華先生,是因為聽聞他在村內所開設的日文小教室,我的心中開始有一個疑問是:日本殖民結束已經70多年,有些來學日語的村民根本對日本殖民沒有印象,為什麼會想要學唱日文歌呢?為什麼不是英文歌或者客語歌?台灣長輩對於日本殖民的想法是什麼?
與珠華阿公聊過以後,得知他曾經為日本政府服務過,後來日本戰敗,他又為國民政府服務過,他的經歷就像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書,讓我第一次開始回頭想:我知道日治時期有無方針主義、內地延長主義、皇民化政策,我甚至能背出不同時期的日本總督是誰;我也知道國民政府來台後發生二二八事件,又推動的三階段土地改革政策;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是一堆條文、政策、事件,在這段歷史底下生活的人民心裡又是怎麼想的?珠華阿公的內心如何告別日本政府迎向國民政府?難過、開心、不安或者矛盾?今天,他又重新教授起日文,每日與朋友們在鐵皮屋歡唱日文歌,是否曾經想起過去的時光?
從無生命的「事件」到有情感的「人」,我想透過已知的大的歷史事件為基底,去深入認識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的心理狀態,這樣的人就在小小的三興村裡頭,也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個小村落裡頭,我希望以小地方、小人物來重新認識台灣歷史。
二、紀錄對象
主要紀錄對象:
陳珠華阿公:
出生於日治時期,從家貧到小康,從一介平民到日本飛機少年工、甚至在國民政府時期擔任村幹事,為人誠懇老實,是村民口中的「華伯」、「珠華老師」,在自己的鐵皮屋裡開授日文班,讓有興趣的村民們透過唱日文歌的方式學習日文。
次要紀錄對象:
黃菊阿嬤:
在日文班裡有「小江蕙」的封號,雖然不識字,但只要是學過的日文歌曲,總能琅琅上口、一聽前奏就知道是哪首歌曲。
簡歛阿嬤:
黃菊阿嬤的好朋友,日文班的資優生。熱心公益,對於學生及劇組的到來總是熱情滿滿,並不吝於教導其他村民學習日文。
陳美娥:
陳珠華阿公的二女兒,在成長的過程中,知曉珠華阿公的過往及為人處世態度,讓劇組能夠瞭解更多關於珠華阿公以前的事情。
三、拍攝地點簡介——關於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
本片拍攝地點以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為主,三興村舊名為「陳厝寮」,此處的社區發展亦深耕多年,多項事蹟聞名遐邇。三興村以出產鳳梨、金桔聞名,氣候舒適、幽靜宜人居,偶有車馬喧。
與三興村為鄰的是中正大學,自從大學建校以來,村落與大學的脈動息息相關,但是到底發展了甚麼?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一直也是村民與師生們之間陌生的地帶。
之所以選擇三興村,除了與主角陳珠華先生的居住地有關之外,這裡也是團隊成員們探索在地歷史的發源地、啟蒙之處。我們對於大學城的想像不再侷限於校園建築環境中,我們對於歷史的想像不再侷限於過往的課本知識裡,反而是透過走入在地的過程中,逐漸印證了何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
陳珠華先生的故事也讓我們看見,歷史的縮影,就在你我身旁。
四、導演觀點
我與陳珠華阿公相處的時候,他就像在照顧孫子,總是會拿出各式餅乾飲料來款待我們,我一直覺得他待人處事的風格很紳士,總是非常客氣,說話慢慢的,談吐之間能夠感受到他是一位很有經驗、很老實的長輩,就如同村民對他的肯定:華伯不確定的事情他絕對不隨便講。
珠華的人生經歷開啟我對歷史不同的見解,在閱讀歷史背景的書籍時,我曾經看到一本書提到,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隔天,台灣一些知識分子開始改用中文字書寫,並認同自己本來就是中國人;我想語言可能是接觸一個文化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在當時台灣人急於學習漢文化,但其實改變認同並不是一夕之間的事,也許到現在他們回頭學習日本語,在陳珠華先生的內心,他對日本的認同好比一條線持續延續著,在某個時間又加入另一條線、再一條線…並不是非黑即白那麼單純。
我試著從珠華的故事反思回到自己身上,找尋我與他的共同之處,由於我對珠華在政權轉換當中如何調適自己的內心有很大的好奇,我猜想他當時是不是心中有許多矛盾之處?當他出生以來的文化脈絡瞬間崩解,對他來說到底有什麼樣的感受?我自己的成長經驗裡,對於自己的認同與定位也有許多矛盾與衝擊的地方,在接受新的衝擊的時候,更感到迷惘,也許就和珠華的矛盾有些相似之處。
歷史不單單是時間,也是生命的紀錄,所以本片並不是要教導觀眾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而是希望觀眾能夠透過陳珠華的生命經驗,了解生命的個體並不會如同線性時間軸一樣在某個時間突然轉換,試著以不同的角度了解歷史。
五、劇情簡介:
在三興村的某個轉角,有一個藍色的鐵皮屋,每到午後,總有日文的歌聲傳出,原來是有幾位村民們每天會來這裡報到,找陳先生(sen-sei)唱歌學日語。這個鐵皮屋,不只是單純學習日文的地方,與老朋友之間閒話家常、與兒女退休後的田園生活、思考人生90年的一點一滴……有形的、無形的寶物們都在這裡。當我們這些後輩和陳先生問起古早的代誌,彷彿時空倒退,一段新的故事又在這裡展開……
六、募資期間更動之事項
今年4月份之際,麥ㄙㄟˋ梨工作室將片名由《如果明天戰爭結束》改為《陳先生》,「先生」就是日文SEN-SEI的意思,也是我們認識珠華阿公的起點、本片的核心價值。
經費的規劃上,也因為剪輯及敘事方向的改變,省去了關於歷史照片、歷史影片等資料版權費的使用及規劃。並將此一部分之花費作為之後巡迴展演之經費使用。雖然現階段我們還沒有能力訴說大歷史的內容,但是也在這過程中,透過不斷地尋找資料、考證的過程中,瞭解到了何謂大歷史對於個人小歷史的影響。
我們仍然沒有放棄對於「國族認同」的敘事核心,從導演個人的角度出發,與陳珠華阿公的國族認同之間形成了目前完成的這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