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舞者
由 suan36 在 週五, 2013-05-24 15:13 發表
非常舞者正式報導
製作團隊:五行影像製作團隊
導演:賴文萱
攝影:蘇晟彥
剪輯:許祖菱
製片:藍可馨
場務:羅依柔
片長:40分鐘
字幕:中文
大綱:
「只是舞台不同,為什麼要這樣看我們?」這或許是鋼管表演舞者心中最大的疑問。觀眾只看見舞者們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看不見她們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嘟嘟跟小芭比,同樣在電子花車行業闖蕩許久,對於這行業有過掙扎,卻也有著堅持,她們努力想擺脫外界的刻板印象,走出屬於自己的幸福路。
內容介紹:
「只是舞台不一樣,何必要這樣看我們?」這是從事鋼管表演的嘟嘟及小芭比心中最大的疑問。「非常舞者」紀錄片由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五位大四學生進行拍攝,藉由紀錄鋼管舞者嘟嘟及小芭比兩人幕前幕後的生活,試圖反映出她們在這行業的得到與失去,對這行業有掙扎卻有堅持的她們,努力想擺脫外界的刻板印象,找到屬於她們平凡而簡單的幸福。
去年十月組成的五行影像製作團隊,五位成員皆是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大四的學生,他們以在地文化開始發想畢業製作題目,在民雄的著名大士爺廟祭第一次接觸了這樣的震撼,讓他們開始好奇霓虹燈下賣力演出的舞者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最終選擇雲嘉地區盛行的鋼管文化為紀錄主題,並找到在雲嘉地區從事電子花車工作多年的女主角嘟嘟、小芭比,開始跟拍她們跑場以及私底下的生活。
一般大眾通常都只注意到舞者們在台上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看不見她們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鋼管工作其實充滿許多風險,除了工作收入不固定,常常必須為了趕場到下一個工作地點,不斷跟時間賽跑,而表演過程具有高危險性外,但一般大眾卻經常將鋼管工作與色情劃上等號。女主角嘟嘟及小芭比在「非常舞者」紀錄片中,也透露出她們對這行業最真實的心聲。
拍攝的過程,五行影像製作團隊隨著嘟嘟與小芭比走遍雲嘉地區,拍攝他們在台上精湛的表演,也紀錄了她們私底下辛苦練習鋼管不為人知的一面。嘟嘟從事鋼管表演多年,擁有許多高超的鋼管技巧,並帶領著小芭比開始接觸鋼管表演。既是師徒又是好友的嘟嘟及小芭比,在每次練習過程中,除了可以看到她們認真的一面外,也可以看到兩人私下可愛有趣的一面。
除了一般廟會的表演外,紀錄團隊還曾經在清晨四點跟隨著嘟嘟去到喪禮現場進行伴奏唱歌,也紀錄下嘟嘟錄製長達七小時進香團音樂以及訂做表演的禮服,希望藉由這些珍貴的紀錄,讓這行業更多不為人知的一面能被更多人看到。
嘟嘟及小芭比兩人因為不同的原因踏入鋼管舞者的行列,因為這份工作開始有了交集,對於這份工作,兩人也都有著各自內心的掙扎以及失去,但兩人依舊選擇緊握鋼管,繼續勇敢地跳下去,走出屬於她們的幸福路。
鋼管文化歷史:
電子花車為台灣特有文化,早期盛行大家樂,民眾為了贏得彩金,因而準備花車表演酬謝神明。後來本土業者去國外考察美國PUB文化,將國外的鋼管舞表演帶回台灣,並融合一些本土特色,逐漸形成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鋼管表演。
台灣城鄉差距至今仍大,偏遠地區娛樂資源相較於都會區頗少,婚喪喜慶,廟會慶生,是鄉下地方僅有的一點社交與娛樂活動。而鋼管文化就適當提供了居民的這樣的生活娛樂,尤其以台灣雲嘉地區最為盛行,也是最早開始發跡的地方。
崛起中的鋼管女郎已經成為廟會慶典的主流,有業者粗估全台表演鋼管舞的綜藝團至少有兩百個,嚴重壓縮傳統電子花車,歌仔戲、布袋戲等民間戲曲的市場,。隨著社會風氣演變,出現越來越多穿着清涼的女郎唱流行歌曲、擺腰扭臀,形成通俗香豔文化。
相關連結:
非常舞者正片
相關連結:
非常舞者完整版預告片
影片 :
非常舞者正式報導
製作團隊:五行影像製作團隊
導演:賴文萱
攝影:蘇晟彥
剪輯:許祖菱
製片:藍可馨
場務:羅依柔
片長:40分鐘
字幕:中文
大綱:
「只是舞台不同,為什麼要這樣看我們?」這或許是鋼管表演舞者心中最大的疑問。觀眾只看見舞者們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看不見她們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嘟嘟跟小芭比,同樣在電子花車行業闖蕩許久,對於這行業有過掙扎,卻也有著堅持,她們努力想擺脫外界的刻板印象,走出屬於自己的幸福路。
內容介紹:
「只是舞台不一樣,何必要這樣看我們?」這是從事鋼管表演的嘟嘟及小芭比心中最大的疑問。「非常舞者」紀錄片由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五位大四學生進行拍攝,藉由紀錄鋼管舞者嘟嘟及小芭比兩人幕前幕後的生活,試圖反映出她們在這行業的得到與失去,對這行業有掙扎卻有堅持的她們,努力想擺脫外界的刻板印象,找到屬於她們平凡而簡單的幸福。
去年十月組成的五行影像製作團隊,五位成員皆是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大四的學生,他們以在地文化開始發想畢業製作題目,在民雄的著名大士爺廟祭第一次接觸了這樣的震撼,讓他們開始好奇霓虹燈下賣力演出的舞者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最終選擇雲嘉地區盛行的鋼管文化為紀錄主題,並找到在雲嘉地區從事電子花車工作多年的女主角嘟嘟、小芭比,開始跟拍她們跑場以及私底下的生活。
一般大眾通常都只注意到舞者們在台上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看不見她們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鋼管工作其實充滿許多風險,除了工作收入不固定,常常必須為了趕場到下一個工作地點,不斷跟時間賽跑,而表演過程具有高危險性外,但一般大眾卻經常將鋼管工作與色情劃上等號。女主角嘟嘟及小芭比在「非常舞者」紀錄片中,也透露出她們對這行業最真實的心聲。
拍攝的過程,五行影像製作團隊隨著嘟嘟與小芭比走遍雲嘉地區,拍攝他們在台上精湛的表演,也紀錄了她們私底下辛苦練習鋼管不為人知的一面。嘟嘟從事鋼管表演多年,擁有許多高超的鋼管技巧,並帶領著小芭比開始接觸鋼管表演。既是師徒又是好友的嘟嘟及小芭比,在每次練習過程中,除了可以看到她們認真的一面外,也可以看到兩人私下可愛有趣的一面。
除了一般廟會的表演外,紀錄團隊還曾經在清晨四點跟隨著嘟嘟去到喪禮現場進行伴奏唱歌,也紀錄下嘟嘟錄製長達七小時進香團音樂以及訂做表演的禮服,希望藉由這些珍貴的紀錄,讓這行業更多不為人知的一面能被更多人看到。
嘟嘟及小芭比兩人因為不同的原因踏入鋼管舞者的行列,因為這份工作開始有了交集,對於這份工作,兩人也都有著各自內心的掙扎以及失去,但兩人依舊選擇緊握鋼管,繼續勇敢地跳下去,走出屬於她們的幸福路。
鋼管文化歷史:
電子花車為台灣特有文化,早期盛行大家樂,民眾為了贏得彩金,因而準備花車表演酬謝神明。後來本土業者去國外考察美國PUB文化,將國外的鋼管舞表演帶回台灣,並融合一些本土特色,逐漸形成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鋼管表演。
台灣城鄉差距至今仍大,偏遠地區娛樂資源相較於都會區頗少,婚喪喜慶,廟會慶生,是鄉下地方僅有的一點社交與娛樂活動。而鋼管文化就適當提供了居民的這樣的生活娛樂,尤其以台灣雲嘉地區最為盛行,也是最早開始發跡的地方。
崛起中的鋼管女郎已經成為廟會慶典的主流,有業者粗估全台表演鋼管舞的綜藝團至少有兩百個,嚴重壓縮傳統電子花車,歌仔戲、布袋戲等民間戲曲的市場,。隨著社會風氣演變,出現越來越多穿着清涼的女郎唱流行歌曲、擺腰扭臀,形成通俗香豔文化。